提示:叶问的妻子张永成出身大户人家,人称张三小姐。叶家亦是佛山望族,叶张两家的联姻,门当户对。1950年,叶问去了香港。美丽温良的她,等待着他的归来。十年后,她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临终前,对人说自己听见许许多多的木人桩在响。
张家三小姐嫁进了桑园叶家
佛山市罗村孝德湖公园门前,叶问的铜像挺立在显眼处。他清矍消瘦,一袭布衫,背靠着青色砖墙,摆出了咏春的架势,眼前是碧水蓝天,园林般美丽的佛山。我们从这里走过的那一刻,似乎能够听见他在击打木人桩时,发出砰砰的响动。
著名武术家叶问(1893—1972),生于桑园叶家,叶家是当时佛山的富贵人家。他16岁前往香港求学。不久,经同班同学介绍,认识了武术家梁碧,开始学习咏春拳。5年后,又转赴日本留学。有一天,骑自行经过翻越神户一座山冈时,没有下车向“神社”致敬。这一幕恰巧被一个日本警察看见了,警察跑上前来,动手进行训诫。叶问一怒,出拳还击,打伤了那个日本警察。可是没过多久,一群日本警察找上门来,先对他进行严厉处罚,又把他驱逐出境。以后几十年,他对日本人没有半点好感。
自日本回到佛山后,叶问很快迎娶了妻子张永成。张永成美丽端庄,出身于佛山大户人家,人称张三小姐,知书达理。她是清末外交官张荫桓的侄女,张荫桓有力地支持过戊戌变法。婚后的日子,夫妇相敬如宾,和睦融洽。长子叶准眼里,演员熊黛林在银幕上的表现,的确有他母亲的温婉贤淑,但与母亲是截然两样的性格。
张永成凡事迁就待业的丈夫
叶问55岁以前,长期待业在家,几乎没有上过班。其间,仅有几年时间是在旧军警行列里当差。更多时候,他在叶家花园中立起木人桩,每天练习咏春拳,与武术界同道切磋交流。张永成是一个传统的妇女,温婉贤淑,善良仁慈,很多事情都顺着叶问。这样一来他们的相处反倒是很融洽,从未吵吵闹闹,也未起过风波。她操持家务,又负责孩子教育。而叶问的心中,似乎只专注于精研咏春,很少过问家中事情。
张永成信任叶问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有一年秋季,夫妇出游,路上遇到维持秩序的警察余耀。双方发生争执,余耀勃然大怒,拔出手枪要打。叶问伸手捏住枪膛,使枪不能打响,又让弹夹脱落在地。以后,余耀反而成了他们家的常客。
叶问的青春年华,是在习武与交游中度过。丈夫性情开朗,豁达磊落,而交际面非常广泛,她从来不去过问。叶问迷恋过一种叫斗雀的游戏。百无聊赖之时,他与人各拎一只鸟笼进到丛林,用白布覆盖鸟笼。林中的鸟儿在叫,笼中的鸟儿就急。笼中鸟儿一着急,就会起情绪,彼此就会起争斗。雀战前,他和雀友下注,不一会儿输赢就见分晓。许多年后,叶准用8个字形容年轻时的父亲:“年少轻狂,玩雀闲游。”
两个女儿饿死在佛山沦陷区
张永成陪伴着叶问,度过了一段漫长的忧患岁月,比起电影情节就曲折多了。1938年10月,佛山沦陷,家园被毁,他们全家变得穷困潦倒,常常处于一种饥饿状态。叶问拒绝为日本军队服务,整天在饥饿困扰中闲游度过。日本军人要和他切磋技击,他被迫无奈,和日本人也真打了,只不过在日本对手败相显露时就收了手。
叶问先前富贵荣华的逍遥生活,止于佛山沦陷的那一刻。其实,张永成嫁给叶问,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清苦中度过的。佛山沦陷之后,这个昔日的钟鸣鼎食之家发生了巨变,忽然就连吃饭都成了大问题,他们的两个女儿竟被活活饿死。抗战前,叶家原本是个百余口的大家族,而到抗战胜利时,整个叶姓家族只剩下十几口人。
离乱岁月,叶问夫妇坎坷尝尽。他们能够坚强地渡过难关,全靠好友接济。那时佛山联昌花纱厂非常有名,这是家洋纱零售店。老板周清泉,是叶问的好友,在叶家困难时,有力地接济了叶家。周家公子周光耀,喜欢问叔的咏春,要跟着学拳。周家公子行了拜师礼,敬了茶,也请了见证人。就这样,周光耀成为叶问所收第一个徒弟。
激励自己丈夫尽快振作起来
全国刚刚一解放,叶问独自去香港谋生。他想先落脚,再接妻儿团圆。1950年夏天,张永成和几个儿女来到香港。此时,叶问极其窘迫,出路艰难,整日游荡街头。有天中午,叶问和家人吃完大排档,叹息一声:人生潦倒,莫过于此。
初到香港,偶尔能看一场足球,叶问就会感到很惬意。张永成目睹境况,非常伤心,为着不增添经济负担,她决定先回佛山居住。她希望叶问振作起来,尽快改变现状。叶问说自己能支撑下去,不让她回佛山,而她总觉得会拖累到叶问。就这样,她回到了佛山,可没过几天,叶问就出事了——他在街上走着,因为饥饿而晕倒。他躺倒的地方,是一家阔绰的酒楼。有人把叶问送到医院,他苏醒后神情恍惚,问什么都答不知。医生从他口袋找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朋友李民的电话号码。时间不长,他在李民帮助下开设了第一个咏春班,从此开始了他在香港的辉煌的教授生涯。
张永成回到佛山,日夜期盼叶问好转,早些阖家相聚。很不幸的是,1951年2月起,粤港之间通行受阻,她与叶问从此天各一方。此后,时有香港汇款到家,她在等待中变得很冷静。儿子叶准对她说,父亲可能近期回不来,她只应一句:是吗?(文/樊前锋)
相关阅读:
|
|
|
|
|
|
文章标签:
李小龙(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顺德均安镇,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MMA之父、武术宗师、功夫片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华人武打电影演员,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主角。他在香港的四部半电影3次打破多项记录,其中《猛龙过江》打破了亚洲电影票房记录,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全球总票房达2.3亿美元。[1-2] 1962年李小龙开办“振藩国术馆”,1967年自创截拳道,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在香港逝世,享年33岁。1979年美国洛杉矶市政府将补拍版《死亡游戏》的开映日6月8日定为“李小龙日”(7月8日为错误翻译)。1993年美国发行李小龙逝世20周年纪念钞票,好莱坞大道铺上李小龙纪念星徽;同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大会颁发“终身成就奖”。1998年11月,获中国武术协会颁发“武术电影巨星奖”。
僵硬的死尸。也有形容话少面无表情、性格麻木的人,俗称面瘫、面无表情,且性格冷淡冷血。宋·梅尧臣《依韵和宋中道见寄》:“已甘老死填沟隍,僵尸阖棺犹目张。”亦以喻腐朽的事物。僵尸在中国民间传说中为一种复活死尸,长有白毛,跳跃行走,力大,其记载多见于《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