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集上,只见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吴敬梓《儒林外史·范进中举》
提及举人,很多人都会想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以及我们曾经在书上看到过的《范进中举》的故事。
而此故事也使得人们产生了这样的问题:举人真的很难考中吗?它放在今天的话又相当于什么学历呢?如今的研究生可以考上举人吗?
举人
举人主要指那些被荐举之人。据悉在汉代的时候,中国并没有考试制度,朝廷为了寻找人才,都会要求郡国守相荐举贤才。
从这个时候开始,“举人”这个名词就开始流传。而后到了唐宋以后,只要是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就被称为举人。而在明清时期,乡试中试的人才被称为举人。
科举制度
尽管人们将察举制以及选举制中被选中的人也称为举人,但这两种制度存在的时间远不如科举制度那么长,故此这里我们再来简单了解一下科举制度。
据悉中国的科举制度自公元606年兴,至公元1905年止。在这1300年的时间中,一个人要是想踏上仕途,基本上都需要经历科考。
在科举时代,所有的应考者均被称为“赶考者”。他们需要先后参与"童试"、"乡试"、"会试"以及“殿试”。
在这些考试中考中的人则分别被称为秀才、举人、贡士以及进士,进士中的前三名为鼎贾三元,即我们经常提到的状元、榜眼以及探花。
相比于秀才而言,举人具备当官的资格,但能够从举人直接入仕途的人非常少,不过要是可以通过“大挑”,那就有很大的概率成为官员。而进士则是全国统一分配的官员,其中鼎贾三元多留在皇帝身边为官。
举人等同于现代的什么学位
就目前我国存在的一些关于科举的资料来看,古代能够通过乡试的人非常少,往往一万人之中可能只有200人可以成为举人。
很多人都说举人相当于现在的本科大学生,但严格来讲,举人的文化程度甚至比研究生还要高,即是说,即便是成绩优异的研究生,也不一定可以成为举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时期,考生需要熟读《四书五经》,另外清朝时期还要掌握八股文的写法。在熟读这些书籍的同时,还要会结合实际分析时事。
这就使得古代举人的知识涉猎面相对较广,而这也是古代官员为什么能够从某一领域负责人调任另一领域负责人的主要原因。
相比于古代的举人而言,现代研究生的学习方向相对较窄,且从知识储备方面来讲,举人大概可以和现代的硕士相提并论。
总结
总而言之,古代考取举人真的非常困难,不然范进也不会在中举之后“喜极而疯”。
如今很多孩子都在抱怨学习难度大,可当我们去了解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时,就会发现现代考试已经非常“仁慈”了。
相关阅读:
|
|
文章标签:
李小龙(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顺德均安镇,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MMA之父、武术宗师、功夫片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华人武打电影演员,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主角。他在香港的四部半电影3次打破多项记录,其中《猛龙过江》打破了亚洲电影票房记录,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全球总票房达2.3亿美元。[1-2] 1962年李小龙开办“振藩国术馆”,1967年自创截拳道,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在香港逝世,享年33岁。1979年美国洛杉矶市政府将补拍版《死亡游戏》的开映日6月8日定为“李小龙日”(7月8日为错误翻译)。1993年美国发行李小龙逝世20周年纪念钞票,好莱坞大道铺上李小龙纪念星徽;同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大会颁发“终身成就奖”。1998年11月,获中国武术协会颁发“武术电影巨星奖”。
僵硬的死尸。也有形容话少面无表情、性格麻木的人,俗称面瘫、面无表情,且性格冷淡冷血。宋·梅尧臣《依韵和宋中道见寄》:“已甘老死填沟隍,僵尸阖棺犹目张。”亦以喻腐朽的事物。僵尸在中国民间传说中为一种复活死尸,长有白毛,跳跃行走,力大,其记载多见于《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等小说。